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什么是教育?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積千累萬,不如養個好習慣。”
美國哈佛大學前校長伊勒阿特說:“成功的習慣其本身就是成功的最大原動力。”
小學生具有非常大的可塑性,這個年齡段是人形成終身習慣的最佳時期;是打好學習基礎、養成良好習慣的最佳時機。從小養成好習慣,優良素質便猶如天性一樣堅不可摧。因此,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就顯得尤為重要!家長要抓住這個時機,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與技能。
(一)
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
——薩克雷
學習習慣是指學生在長期的學習實踐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監督的自動化行為傾向。學習習慣有好壞之分,如:課前預習、上課專心聽講、認真完成作業等都是良好的學習習慣,有了它,學生可以輕松快捷地學好知識。反之,一個人如果養成書寫潦草、做題馬虎等不良的學習習慣,不僅增加學生學習的負擔,而且有損于學生的身體健康。
在小學低年段,要讓學生養成上課專心聽講,按時完成作業等簡單的切實可行的學習習慣。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習水平的提高,知識不斷更新,到了小學高年級乃至中學,就要在簡單的學習習慣基礎上逐步訓練養成高級的學習習慣,如閱讀習慣、獨立思考習慣、勇于創新習慣等。
小學生的學習習慣是在家長、教師的要求下或在模仿他人的過程中形成的。樹立榜樣,不僅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對高年級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對小學低年級學生更要多樹立一些好的榜樣。如多表揚一些作業工整、遵守紀律的學生,使其他學生自覺模仿。對學生的每一點良好行為,教師要及時給予表揚,而且要營造一種良好的議論氛圍。同時家長和教師,也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好學生的表率,不能使自己的不良習慣傳染到孩子的身上。對高年級的學生則要給他們多講一些名人持之以恒、勤奮好學、刻苦鉆研等方面的故事,引導他們多讀一些課外書籍,從中感受良好習慣對一個人成材的重要影響。一個在日常生活中粗心大意慣了的人,要在學習中養成認真細心的習慣是很難的,因此,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學校、家長要結合起來,共同努力。
(二)
習慣仿佛一根纜繩,我們每天給它纏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會變得牢不可破。
——曼恩
習慣的養成需要堅持。習慣的培養是一個持之以恒的過程。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有足夠的耐心和毅力,反復抓、抓反復,一絲不茍,持之以恒。稍有懈怠,便會走樣;經常中斷,就會前功盡棄。
“習慣”是養成教育的結果。養成良好的習慣是行為的最高層次,習慣不是一般的行為,而是一種定型性行為。習慣是經過反復練習而養成的語言、思維、行為等生活的方式,是在重復出現而又規律的刺激下形成的,這種方式長期積累,反復強化就會形成習慣。一旦形成習慣,就會變成人的一種需要,成為一種不做不行的“自然”,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習慣成自然”。
培養習慣是個長期的過程,一個好習慣的養成,往往需要漫長的時間。由于人們往往具有惰性,在一段時間的訓練之后,如果稍加放松,孩子就會出現反復。所以,我們要督促孩子,反復鞏固,逐漸養成良好的習慣。
咨詢熱線(周一至周五9:00~18:00)
18839581212